"俞立文" 共找到影视: 9 部
赵树理和他的乡亲们 6

赵树理和他的乡亲们

  • 最新更新
  • 1989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长治电视台联合录制
  导演:于向远
  编剧:冯捷
  摄像:岳永和
  美术:刘忠仁
  作曲:李滨扬、高成惠
  录音:张宏光
  剪辑:麻保华
  责任编辑、助理导演:王志愿
  录像:李世勋
  化妆:邱红
  服装:武伯桥
  道具:睢晶
  置景:师福玉
  照明:贾伟、卢晓峰
  摄像助理: 李玉桥 、傅文峰
  美术助理:于长贤、和华
  服装助理:王玲
  拟音:张锡山、孙岚
  演奏:中央音乐学院民乐队
  指挥:王甫建
  独唱:杨曙光、李晓峰
  上党梆子配唱:樊富生
  剧务:高兴泉、杨力、王飞、刘建青
  剧务主任:刘永泉、郑嘉龙
  制片:江德祯、郭永德
  制片主任:蔡力
  顾问:马烽、张正书、纪叶、高捷、赵二湖
  监制:和声、王怀中
  总监制:陈景亮、戴海水
  主要演员:
  赵树理——俞立文
  大棉蹄——陶玉玲
  三孔明——任伟民
  刘老旦——张华
  玲玲——陈红梅
  小泉——路羽
  软英——周晓红
  小明——孟玉宝
  ...

女孩别哭 4

女孩别哭

李大钊 1

李大钊

  • 已完结
  • 1989  

  经典早期电视剧,由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雪健饰演李大钊,还原了一段难忘的革命岁月。

康熙微服私访记3 10

康熙微服私访记3

  • 已完结
  • 2000  

  《康熙微服私访记3》沿袭前两部借古讽今、针贬时弊的新派古装轻喜剧作品风格,分为“锦袍记”、“食盒记”和“铃铛记”三个单元故事组成。“锦袍记”中康熙(张国立饰)派大太监三德子(赵亮饰)回故里调查贪官一事,然而当牵扯进亲情之后事情开始变得难以取舍;“食盒记”由宜妃(邓婕饰)的亲戚噶礼送的食盒引发;而在“铃铛记”中,康熙竟然独身离宫,当起了普通老百姓。
  经典古装电视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记》,自1997年至2007年已有五部作品出品。这五部作品一直延续该剧系列的作品风格,亦庄亦谐中既描摹出康熙在微服私访中的平易近人,又把他严惩贪官的威武一面刻画得入木三分。该剧系列的前四部由张国立自导自演,第五部由孙树培导演执导。

康熙微服私访记1 1

康熙微服私访记1

  • 已完结
  • 1997  

  以戏说的角度,讲述了康熙年间,由于长年黄河泛滥,康熙帝(张国立 饰)为了体恤民情,亲自下江南考察,由此引出了一出出颇为传奇的故事。第一部由《犁头记》、《铜鼎记》、《八宝粥记》、《紫砂记》这四个故事构成。
  《犁头记》:五莲县县令罗世长私分库中税粮一事引起了康熙的重视,而这起事件背后则是灾民不断,忠臣隐瞒不报的事实,于是康熙帝决定自己亲自出马;《铜鼎记》:一次意外,康熙帝撞上了偷铜鼎瓶的小太监,小太监居然咬舌自杀,这背后的蹊跷牵扯出一个庞大的关系链,让康熙帝大感吃惊;《八宝粥记》:康熙帝微服出巡来到了苏州,发现一家粥店的老板把牌匾换了,“粥”字中间少了“米”这个字。康熙帝知道了苏州并不太平,为了调查此事,康熙帝买下了粥店,亲自当起了老板;《紫砂记》:外国大臣南怀仁不小心把一个紫砂壶打破了,意外看到了紫砂壶碎片上刻有几行文字,而这几行文字内含有冤情……

党员二愣妈 9

党员二愣妈

  • 已完结
  • 1996  

  二楞妈是位农村党员,在县委书记的帮助和支持下,率领全村老少,为改变头对沟村的贫穷落后面貌,不怕得罪人,尤其不怕得罪那些坑骗农民的人,改善了村里的小学教室条件,为孤寡老人办起了养老院……

一代妖后 1

一代妖后

  • 已完结
  • 1989  

  清同治三年的1864年,假太监安得海自恃得西太后慈禧(刘晓庆)的宠爱,在朝中为所欲为,连同治皇帝(陈道明)也不放在眼中。当得知同治皇帝与宫女桂莲(巩俐)相好时,有心染指桂莲的他求得慈禧恩准,以将桂莲赐配给他“二哥”为名,想逼其与他成婚,不料桂莲性烈宁死不从,安得海恼羞成怒,将她卖进了天桥妓院。
  同治皇帝敢怒不敢言,私访天桥妓院,并借安德海南下之机,传旨山东巡抚丁宝桢将其就地正法,与慈禧嫌隙渐深。得知同治染上梅毒后,慈禧不准皇后生育,同治含恨而死,不久,皇后自尽,东太后慈安(陈烨)也神秘驾崩。

并非一个人的故事 10

并非一个人的故事

  某农业科学研究所农机工程师张恒,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他20几年如一日埋头搞科研,做出了成绩。忘我的劳动使他40几岁还没结婚。在"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张恒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偷着搞科研,这成了"四人帮"在科研所的爪牙于学青等人打击迫害刘所长和张恒的借口。张恒设计的新型联合收割机即将成功,然而,"白专道路""个人奋斗"等大帽子压了下来,张恒被剥夺了搞科研的权利,被迫卖掉全部科研资料和图纸,下放劳动。他来到自己曾经蹲点劳动过的绿地坡大队。主管农机的副书记陆丽农、机务队长许强等人,都是张恒当年手把手教会开拖拉机的青年。丽农是个还乡知识青年,她和队里的干部热情地欢迎张恒,希望他帮助队里加速农业机械化。但思想负担颇重的张恒只是埋头劳动,不沾机械化的边,刘所长虽然被打成"走资派",但他仍通过县农机局孙局长继续鼓励张恒搞科研。绿地坡党支部和贫下中农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