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乙峰" 共找到影视: 7 部
黑不黑沒關係—汽車修護員 2

黑不黑沒關係—汽車修護員

  從事汽車、機械修護工作的人員,雙手經常沾滿了油污,而有「黑手」的代稱。這些修護員經常在汽車底下及機器間爬進爬出,穿梭其中,他們在工作以外的生活是怎樣的呢?影片中,透過訪問多位指導修護員,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以及日常生活,讓觀眾認識修護員「黑手」外的其他面貌。

尖端與我 9

尖端與我

赤脚天使 3

赤脚天使

十年,再见杨德昌 7

十年,再见杨德昌

  • 已更新至15集
  • 2017  

  楊德昌導演離開我們十年了。
  「1982年,小野邀請甫留學歸國的楊德昌參與中影的《光陰的故事》拍攝計畫起,「楊德昌」這個名字便正式走入臺灣電影圈。1983 年《海灘的一天》籌備期間,因楊德昌提出諸多反動體制的作法,中影幾乎下令停拍,最後談判前一天,他寫了一篇〈光陰的童話故 事〉給小野,那是一個老米舖老闆夾在有幹勁的小學徒和捧鐵飯碗的老員工之間的故事,用此比喻改革舊體制之必要。楊德昌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廿多年的創作歲月裡,用最大的熱忱與獨立精神,戮力達到創作的完美,一輩子都沉浸在電影的世界裡。
  「十年再見楊德昌」專題選映《光陰的故事》等多部經典作品,另邀請楊德昌的弟子們帶來早期創作,呈現他們因受楊德昌的啟發而走上電影之路。除了影片放映之外,吳乙峰導演專訪了柯一正、小野、余為彥、杜篤之、虞戡平、張震、陳湘琪、魏德聖、唐從聖、陳希聖、鴻鴻、姜秀瓊、王維明、陳駿...

我们这样拍电影 10

我们这样拍电影

  《白鴿計畫:台灣新電影二十年》蕭菊貞受釜山影展20週年特別企劃「紀錄片系列專題—亞洲電影的力量」之託,拍攝本片紀錄自台片票房復興,台灣電影工作者所面臨的困難,藉由一段段與台灣導演的訪談,爬梳台灣電影中所反映的社會脈動以及「國族認同」議題。
  透過訪問導演、製片等電影各界人士,形塑出現今台灣電影的嶄新樣貌,更一窺電影從業人員對於電影的肺腑之言。另一方面,隨時代演變,觀眾對於台灣的想像日漸擴展,這片土地的觀眾似乎湧起一股渴求,希望看到與自身環境及土地相互連結的電影。對於這股新趨勢,身處新世代的導演們又將會如何應對?

秋香 3

秋香

  本紀錄片是導演吳乙峰花了三年時間、往返於馬來西亞和台灣之間,才拍攝而成的作品。
  十歲以前,無法用雙腳走路、只能在地上爬行的秋香未曾覺得自己和一般人有任何不同;直到她在十歲的時候,第一次爬出門,才開始意識到自己跟別人的差異,因為旁人看著她的眼神是那麼地奇怪……。曾經發誓再也不出家門的秋香,之後卻離開家鄉台灣,到馬來西亞創立了華人世界最大的社福團體;秋香的人生道路不但走的比一般人艱辛、路還特別長……。
  走在馬來西亞的鄉間路上,對自己不名譽的過去並不隱瞞的莊如明指指前方的樹林,說那就是他自己年輕時吸毒的地方,態度輕鬆、坦然。當年,剛出獄的他決意要去神學院就讀,卻被說資格不符;談論自己的過去一向平心靜氣的莊如明,只有在說到當年執意要進神學院的過程時,才開始激動起來:「沒道理嘛……。」
  一位坐著輪椅,另一位則坐過牢;《秋香》這部紀錄片紀錄的就是這兩人的故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