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 共找到影视: 8 部
心中的风景 1

心中的风景

  Mu Xin was one of the most celebrated artist-intellectuals of our time. He was known for his complex writings and paintings. Clearly a formidable figure in the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ism, Mu Xin was admired for his unique synthe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 sensibilities.
  This video was produced by NHK, Jap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in conjun...

木心物语 4

木心物语

  • 已更新至5集
  • 2016  

木心在英国 9

木心在英国

  1994年6月6日,木心飞抵伦敦。木心定居纽约24年,英国之行,是他唯一一次飞越大西洋彼岸的远游。《英伦夜谭》是他第一次尝试纪实散文,未完成,为纪念木心先生逝世六周年,木心美术馆首度对读者发布。英伦之行纪录片《木心在英国》由陈丹青以手提录像机拍摄,谢梦茜剪辑。

1994 5

1994

  在乌镇木心美术馆开馆当日,一部名为《1994》的短片亮相,昔时木心讲述完世界文学史,第一次步入大西洋的土地,行走大街。

归来的局外人 2

归来的局外人

  两年半前,我们在乌镇与陈丹青先生聊木心时,他说:“我没有机会梦到他,都是一个瞬间,然后我就惊醒了。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鬼故事。”
  一年后,木心故居纪念馆在乌镇东栅开馆。又过了一年半,木心美术馆在乌镇西栅开馆。这是这位年近九旬的传奇老人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个展,也是他第一次作为一位画家走到国人面前。开幕式上,木心那凝望着世人的炯炯目光,仿若时空倒回至二十多年前他在纽约开办文学课的那个小屋里,他对陈丹青等学生惊讶地说:“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
  是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先生已故四年后,我们才正在一点一点地发现木心,发现他的文字、他的绘画,他的音乐,和他直至临终前仍深埋心中的文革梦魇。梁文道以“局外人”一次归结木心之于中国以及中国文学的尴尬处境。陈丹青说,木心用他的方式回应这个时代,同时又回避这个时代,用尼采的话说就是“克服”。
  今年11月,我们再...

我的师尊木心先生 8

我的师尊木心先生

  没有纲领,无法生活。”这是木心先生最后的遗言,在他最后的清醒时刻,“犹叹壮志未酬”。“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我们每个人的余生,都將在未完成的路上继续行走,各自觉悟。适逢木心先生八十八周年诞辰,谨以此片追忆先生,并向陈丹青先生致以深深的敬意。
  附文:
  创作阐述
  纪录片试映会及读者沙龙实录
  微信公众号:南艺电影馆Cinematheque

逆流寻梦 5

逆流寻梦

  木心先生(1927-2011), 一位坚毅的艺术创作者,真正的世界级艺术家。於去(2011)年12月21日过世了。木心被认为是二十世纪非常原创与极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然而尚有很多数的民众不知道他。木心最大的仰慕者与支持者-知名艺术家与评论人陈丹青,认为木心是他的教师也是精神导师。他们认识了25年也在同一年代住在纽约市皇后区。
  而曾获三次奥斯卡纪录影片提名的导演Francisco Bello 与 Tim Sternberg在2010年12月曾在2010年间前往中国数次访问木心,制作了记录片 「木心:来自地下的笔记」(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这一个访问见证了最后期的木心。